化学工程学院
抗疫有我,不负韶华——化学工程学院防疫志愿者朱颖
 

疫情从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三年了,在这期间一直反反复复突发于各个地区,打乱了人们原本平稳的生活。2019年疫情刚刚被发现时,并未觉得疫情有多可怕,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地疫情的爆发,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疫情的严峻性。突飞猛进的数字,惶恐的心情,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假期被无限延长,从前坐在一起嘻嘻笑笑的同学们也都变成了电子设备里的小窗口,老师也不再有三尺讲台,没有了课桌板凳的约束,没有了铃声的催促,网课成为了我们这一代学子生活中的一部分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从前的小孩们已经长大了,三年的疫情改变了很多,留下了很多遗憾。计划好的行程被迫取消,约定的见面也只能爽约。就连从前拥挤的地铁、繁华的街道、嬉闹的学校也变得没那么热闹了,一张张洋溢快乐和笑容的脸上都多了一个口罩,疫苗的接种变成了必要,核酸检测变成了出行的标配,绿色的行程码和健康码变成了人们交流的前提。疫情中没有天使,没有电视剧中的超级英雄,是一个个普通人拼尽所能成为了我们的英雄、我们的榜样!看到无数名医护人员前仆后继去往抗疫一线,我院2021级学子朱颖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21年年末,身为大学生的她受疫情影响,提前踏上了返乡的行程。大逃亡似的回家方式变得极为普遍,返乡时,朱颖同学就与她的母亲进行了交流。说出想当志愿者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她母亲的支持。在向社区报备居家自我监测7天,确保健康安全后,开始了她期待已久的岗位,如愿的在沈阳市于洪区于洪文化活动中心方舱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

朱颖同学主要工作是在疫苗接种方舱辅助医护人员接种,维持现场秩序;在广场的彩钢房里为返沈人员及一些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为了采样人员的安全考虑,在彩钢房外必须要穿上防护服,那是她第一次穿防护服,为了更好地采样防护服里面就不能穿厚重的羽绒服,只能轻装上阵。一套防护服、两双手套、一个口罩、一个护目镜和一个挡板,这些就是她的全部装备。穿戴好装备之后,她就进入到负责的彩钢房里进行准备,扫码—取样—装瓶—消毒,无数次的重复着相同的动作,一次次伸出去的手也被冻的发僵。尽管很辛苦但人们的一句“谢谢”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

鲁迅曾说过“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短暂的志愿服务,让朱颖同学得到了自我提升并深刻认识到了国家对人民的重视,也增强了高校学生与人交往、与人接触的能力,提高了自身防疫意识,同时为社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做好疫情防控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众需要我们牢记在心。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的结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