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提到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机械工程学院作为书香学院更是倡导每一位师生养成每月读一本好书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位老师将自己读书的感想和收获进行分享,机械工程学院于2018年10月9日下午在主教507开展了“《百年孤独》读书分享会”,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妍玮、党总支书记苏永彬、副院长蒋巍巍、副院长韩蓉、党总支副书记刘雁春、主任教授王波、郭惠芬、杨守成及全体教师、辅导员参与此次经验交流会。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其中充满着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它的神话色彩或许是脱胎于拉美这片土地上曾经无比辉煌的文明。拉丁美洲人民曾以他们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印第安文化。公元15世纪时,在这块幅员辽阔的大陆上,就已经形成了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三大文化中心。然而殖民者的到来使得这里不复往昔的安宁。纵观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拉美历史,西班牙殖民者虽给这里带来了新时代的文明,将他们拖入世界发展的洪流,但更多的是无尽的掠夺。“三角贸易”中,拉丁美洲和非洲同样是受害者。对于被迫接受的外来文明,拉美人民事实上是一种及其恍惚的态度,他们或许习惯了周围入侵的一切,但更多的保留着自己原始的习俗。这一点在马尔克斯笔下就是马孔多的发展与不发展,布恩迪亚家族的变迁与不变迁。他们看似逐渐融入现代社会:钢琴,电灯,火车,天主教……可更多的,他们保留着最原始的那一套习俗。马孔多曾下了一场长达四年的雨,这场雨让那些外来文明全部变浅变淡,留下的仍是初始的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无论夫妻,无论父子,无论兄弟姐妹,他们都不沟通,缺乏信任与理解,这是他们孤独的原因。马孔多不接受外来文明,拒绝融入世界,这是它孤独的原因。马尔克斯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小镇马孔多的兴衰展现拉丁美洲的悲惨命运。他一方面愤怒于外来者的侵略,另一方面也希望脚下的这片土地能够得到发展。他在全书的最后写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这是马尔克斯的愤怒与希翼。
机械系教师王甜老师作为此次分享会的牵头人,她说:《百年孤独》传世的另一原因在于它对于孤独的独到的诠释。一家人的名字大多相似,父亲用完儿子用,体现了家族百年的轮回过程,也暗示了孤独无法避免地传承。有趣的是,每一代甚至每个家族成员的孤独都是不同的。男性成员不是死于非命,就是死于自己。死于非命者因欲望无法排遣而孤独,在战争或是暴力面前倒下。死于自己则忘我地钻研与各种学科与技术,却又无法得到真谛与周围的理解。女性角色更独特,勤勤恳恳与声色犬马形成鲜明的反差,进而体现家族的矛盾与忧愁。
随后,迟航辅导员有这样的感想:“孤独”是马尔克斯一生的主题,他希望用小说的孤独唤醒拉美人民。他用魔幻与现实的表现手法,在真真假假的世界里让读者能够更理性地思考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含义。今天的我们读懂了部分《百年孤独》,但如何达到真正的民族自由与民主仍然是一大课题。衷心祝愿老马在天国不在孤独,也衷心祝愿世界可以越来越美好。
分享会的最后,蒋巍巍副院长做出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不知道孤独象征着何物,也许是精神,也许是肉体。人类生而孤独,死后灵魂也无法幸免。孤独就烙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你的态度决定它被印的时间。因此,知者无畏,勇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