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0日下午1:30-3:30在主楼608教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胡军教授面向机械工程学院师生开展“农机新技术发展趋势”主题报告,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俊发及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代表50余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由机械工程学院王俊发院长主持。
机械工程学院王俊发院长与胡军教授合影
据悉,胡军教授为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博士生导师,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术骨干,省农垦总局级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性能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五年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教改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课题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篇,获得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专著1部,编写中国农垦培训教材2部。
会议伊始,王俊发院长对胡军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对我院的建院史以及基本情况向胡军教授做了简单的介绍。
交流会上,胡军教授首先结合中国人口现状、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及国际贸易情况介绍了中国农业现状。他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只有农业发展了,广大农民富裕了,中国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随后,胡军教授以“农机新技术发展趋势”为题目展开讲解,他从农业综合知识的基本概念、农业综合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农业综合知识对人才的要求、应用农业综合知识解决农业工程实际问题四个方面出发做了详细的报告。期间,胡军教授还介绍了农机推广的发展历程,由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后来铜铁金属生产工具的出现,再到后来延续至今长达上千年的耕牛劳作模式,在我国部分偏远山区仍然存在。由于农村劳动力极为缺失,于是大型收割机跨区作业模式开始出现。胡军教授表示在此阶段,农机购置成倍增长,农机水平逐年提高,耕牛劳作模式逐步被农机耕作取代,告别了传统的锄头镰刀耕耘方式。
最后,胡军教授提到13五计划,表明农机化率还存在提升发展空间,同时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机械化系统。胡军教授强调,在“互联网+”时代,农机研发需要向智能、节能环保、低能耗、精准、舒适便捷个性化方向发展。
胡军教授与我院师生代表合影
胡军教授的报告条理清晰,互动性强,内容走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不时引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胡教授和同学们展开了学术交流,同时谈到了对大数据领域的一些思考,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在胡教授与师生们愉快的互动中圆满结束!